“当别人穿闺蜜装,我感到孤独。
当回班时看到别人成对成对的走时,我感到孤独。
当我左右的人说自己的悄悄话时,我感到孤独……
我想过一个人只把心思放在学习上,但是我万万没想到,我处处需要好朋友,离不开好朋友
所以我想今天下个结论……”
今天上走班课,见到了这样一张纸条。
我身处人群,却如此孤独。
在我不经意间捡到这张纸条的这天,我的朋友也给我发了一条消息。大概内容是他脱单了,把这件好事告诉给我。
我有些感慨。
我和写下这张纸条的人深有同感。在我沉浸其中无法解脱的时候,朋友的消息就像一场冷冷的雨,劈里啪啦打在我脆弱的心上。
行走在比肩接踵的人群中,是如此的孤独。
或许,我也想过释然。可是,如何才能变得释然?我没有答案。如果我有了答案,也就已经释然了吧。
身处人群,我们不自主地带上了面具,戴上了本不属于自己的那份情绪。
坐在班里,我是有多少时间默不作声?几乎没有。所有人见到的我,都永远是自带BGM的我。都是不知道苦累的我,都是一直在哼着歌的我。
可我,又真的是这样吗?我也没给过自己确定的答案。
前两天学校接到上级的调查,发给了每位学生一份关于个人的调查问卷,大概是收集目前高中生的心理等的吧。其中的问题,就是你是否十分确定你的性格。我给出的答案是非常不同意。
我从未想过自己是什么样的人。或许,真的是随波逐流的一粒沙子,真的是“为了给大家带来愉快记忆的NPC”。
我微笑着面对每一个人,度过每一个白天。却痛哭着面对每一天的自己,度过一个个夜晚。
笑着走着自己的路,一个没有任何人陪伴的路。
这或许就是我。在熙攘的人群中,我逆流前进,有人疑惑却无人问津。
人生的痛苦是无穷的,它具有各种各样的形式,但其中最可怜的,最无可挽救的痛苦就是孤独,是永久没有一个伴侣。
黄秋耕
对于孤独的痛苦程度,虽然无法评上任何的痛苦级,但是它所带来的痛苦能超越所有身体上带来的痛苦。
那张纸条,写上了某人一时的想法。
可是,就因为那一时的想法,却使我这个陌生人沉思许久。
我是孤独的吗?是,也不是。
因为我的朋友有很多,也有很多愿意和我说话的人。
因为没有人愿意听我说话,没有人愿意和我走过接下来的路,哪怕一段。
他是孤独的吗?我不知道。
作为一个陌生人,我能做的只有默默的祝愿他能尽快脱离所谓“孤独”。
那张纸条,我打算收藏起来。
因为我还不知道他的结论是什么。
我也还不知道我的结论是什么。
7 comments
是的呢,我有时候也会觉得自己莫名的孤独,还无所适从
人世皆攘攘,相对唯顷刻
人の世のものとは见へぬ桜の花
我也是孤独的|´・ω・)ノ
那就一起孤独下去叭..
【这里是来自一个社恐和抑郁患者的深切关怀】
生物上来讲,人本来就是群居动物。而不合群的人会受到群体的(各种形式、不同程度上的)排斥。尽管许多人不善社交,但这是社会坏境所带来的影响,无法改变人“需要群体”的本质。
这里有个很形象的比喻——你博客上飘落的雪花,会自动避开你的鼠标指针,你也可以用鼠标将他们驱赶。我们会主动/被动、相互地与他人保持距离,因为个人需要空间。这个空间可以是生理上的本能排异,也可以是心理上的恐惧,亦或是价值观上的不认同。
而这种空间在某些时候会使我们无法很好地融入群体,而我们却又不想要缩小或改变这一空间。于是,我们常常会感到孤独。
为了不“孤单”,我们会在不影响自身空间的基础上,进行社会伪装(这可能就是你不确定自己性格的原因?),我们在不同的人面前,不同的环境下,表现出不同的样子,好让群体接纳我们,让我们融入群体,但还是无法真正地逃脱“孤独”。
因为进行社交的,不是真正的自我。
所以这就是为什么,许多人会抱怨“知音难寻”,社会太复杂,人们太虚伪。而我们需要“好朋友”,因为“好朋友”一定是认同、喜欢、欣赏我们本真模样的人,和好朋友在一起会使我们感到安心,不需要戴上面具。
所以,逃离孤独的最好方法,就是找到一个真正懂你的、能时常陪伴你的人。到时候,不仅是孤独会消失,整个人都会感觉升华了吧(ノ °ο°) ノ
加油吧,找到这样的人不是易事,我也没有
说得真是太好了,很透彻
嗯呢呢,谢谢你.
我一定会去寻找的呢.!(太难了)